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科普健教 > 健康科普

霜降养生:补冬不如补霜降,敛阳润燥备寒冬

发布时间:2025-10-21 09:04 来源:舒城县人民医院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此时,天气渐冷,露水凝结成霜,万物进入“收藏”的阶段。人体的阳气也由表入里,气血趋于收敛。

舒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提醒您,此时节需注意:平补脾胃,滋阴润燥,保暖防寒,为安稳过冬打下坚实基础。

日常起居:防寒保暖,早睡早起

1. 保暖三部位,寒气不入侵

足部:“寒从脚起”。此时应不再穿露脚踝的裤子,换上能包裹脚踝的袜子,睡前可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腹部:腹部受凉易引起脾胃虚寒,导致腹痛、腹泻。夜间睡觉要盖好被子,白天可穿一件贴身的背心或肚兜。

脖颈:后颈有风池、风府等重要穴位,是风寒入侵的门户。围上一条薄围巾,是简单有效的防风保暖方法。

 

 

2. 睡眠顺应自然,敛藏阳气

遵循“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原则。早睡有助于阳气的潜藏,早起则能舒展肺气,使人精神清爽。避免熬夜,以免耗伤阴血。

 

  

3. 运动宜缓,忌大汗淋漓

霜降后运动不宜过于剧烈,以微出汗为宜。选择缓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出汗后应及时擦干,切勿吹风,防止寒气透过张开的毛孔侵入体内。

 

 

饮食调养:平补脾胃,滋阴润燥

霜降时节,脾胃功能旺盛,是调理脾胃的最佳时期。饮食应温和滋润,避免过于寒凉或辛辣。

推荐食疗方:

白萝卜羊肉汤

功效:温中暖下,益气补虚,且萝卜能中和羊肉的燥热,补而不腻。

注意:阴虚体质或阴虚火旺者,建议少食或注意搭配滋阴之品使用。

经络穴位养生:培土生金,固护卫气

 

 

 

中医认为,脾胃属土,肺属金。秋季养肺,但“培土生金”,即通过强健脾胃来补益肺气,是根本之法。

中脘(养胃消食之腑会)

定位: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

功效:和胃健脾,通降腑气。适用于胃痛、腹胀、消化不良。

方法:双手搓热,用手掌顺时针按摩此穴3-5分钟,或进行艾灸。

 

 

霜降时节,养生重在 “收”与“藏” 。通过衣着保暖、饮食平补、穴位保健,将人体的阳气与精气收敛固藏起来,就能有效地增强免疫力,为迎接寒冷的冬天做好充分准备。

图文 | 钟炜鑫

编辑 | 王艳萍

初审 | 钟炜鑫

复审 | 方春生

终审 | 王宗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