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科普健教 > 健康科普

寒露养生:防燥、防寒、养阴精,为入冬打好根基

发布时间:2025-10-09 14:53 来源:舒城县人民医院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的到来,标志着天气从凉爽向寒冷过渡,是秋冬养生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舒城县人民医院提醒您,寒露养生的核心在于:防秋燥、防寒邪、敛阳气、养阴精,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储备能量。

 

日常起居:顺应自然,保暖为先

 

 

1. 适时添衣,不露脚踝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这是寒露养生最重要的一条。足部是足三阴经的起点,也是足三阳经的终点,直通脏腑。寒从脚生,一旦受凉,极易导致阳气受损,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

建议:及时穿上保暖的袜子,睡前可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2. 早睡早起,顺应秋收

此时自然界“阳消阴长”更为明显,人体也应顺应节气,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

避免熬夜,熬夜会耗伤阴血,加重秋燥,导致口鼻干燥、皮肤干痒、失眠等问题。

 

 

3. 温和运动,忌大汗淋漓:

秋高气爽,适合登高、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开阔心胸、强健体魄。

注意:秋季汗液蒸发快,过汗会耗伤津液和阳气。运动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为宜。

 

饮食调理:润肺健脾,少辛增酸

寒露的燥邪已是 “凉燥” ,容易侵犯肺部,出现咽干、鼻燥、咳嗽、皮肤干燥等症状。饮食上需润燥与保暖并重。

 

 

1. 首选滋阴润肺之品:

蔬菜、水果类:梨、葡萄、石榴、荸荠、莲藕、银耳、百合。梨可蒸熟或煮水吃,以减弱其寒性,增强润燥效果。

坚果、肉类:芝麻、核桃、鸭肉、鲫鱼等,有很好的滋阴养血功效。

 

 

2. 适当增酸以敛肺气:

酸味食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收敛过散的肺气,以备过冬。如山楂、柚子、柠檬、乌梅等。

 

3. 早餐喝粥,健脾养胃:

晨起喝一碗热粥,既能防秋燥,又能暖胃健脾。推荐百枣莲子银杏粥(百合、大枣、莲子、银杏、粳米同煮)、山药小米粥等。

 

 

4. 少吃辛辣,保护阴液:

避免过多食用葱、姜、蒜、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辛散燥热之物会加重身体津液的耗伤。

 

 

经络穴位养生:简单易行的保健法

通过按压穴位,可以有效激发经气,预防寒露时节易发的疾病。

 

 

1. 按揉“足三里”—— 健脾强身之要穴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功效:燥邪易伤脾胃,足三里能燥化脾湿,生发胃气,强壮身体,是著名的长寿穴。

方法:每天用拇指按压两侧足三里各3-5分钟,以感到酸胀为度。

 

 

2. 按揉“涌泉穴”—— 引火归元,温补肾阳

位置:在足底,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在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功效:肾经的首穴,如泉水之涌出。寒露脚部易凉,常按此穴能引气血下行,温补肾阳,改善手脚冰凉、失眠等问题。

方法:每晚热水泡脚后,用手掌搓擦涌泉穴,直至发热。

 

 

3. 敲打“肺经”—— 宣通肺气,抵御凉燥

循行:手臂内侧,从锁骨下缘(中府穴)沿手臂内侧前缘,到大拇指桡侧(少商穴)。

功效:直接养护肺脏,缓解咽干、咳嗽、鼻塞等秋燥症状。

方法:用空拳或按摩锤,沿着肺经的循行线路,从上到下轻轻敲打,遇到酸痛点多按揉片刻。重点按揉鱼际穴(手掌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是治肺热咳嗽的要穴。

 

 

寒露时节,养生重在“收”与“藏”。做好保暖,尤其是足部;饮食甘润,远离辛辣;并通过穴位按压调和气血。顺应天时,细心养护,就能为健康度过寒冬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文 | 钟炜鑫

编辑 | 王艳萍

初审 | 钟炜鑫

复审 | 方春生

终审 | 王宗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