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一响,万物复苏,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
惊蛰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化,也提醒我们该在生活中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顺应天时,保持身体健康。
舒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提醒您,惊蛰时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养生时机。
调畅肝气,保持心情愉快
春天是肝气最为旺盛的时节,情绪容易受到影响。此时,保持愉快的心情尤为重要。中医认为,“怒伤肝”,情绪不畅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身体的气血流通。所以,惊蛰节气,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开朗,避免情绪激动,是养生的首要原则。
调整作息,早睡早起
春天阳气生发,万物更新,人体的阳气也开始渐渐升发。因此,惊蛰节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起可以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气,从而有助于提神醒脑,调节体内的气血。
饮食、生活调理必不可少
食物
春季万物生长,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吃一些具有清肝养肝作用的食物。推荐“绿色食物”,如菠菜、韭菜、春笋等,这些食物能够帮助疏通肝气,消除体内的湿气。同时,春天应避免过多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洋葱等,以免加重肝火,导致体内失衡。
中医药调理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当然也不例外。春季对于儿童来说可是顺势而为助生长的最佳时机哦~
研究表明春季(3-5月)儿童身高增长可达秋冬的2-2.5倍,惊蛰后开始干预,可以最大化生理潜能。通过借势自然界中节气的能量,对儿童进行“春季助生长贴”的调理,可帮助儿童在春季生长加速期“搭上大自然的顺风车”,实现高效的体质调理与身高管理。(如有需要,可至舒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进行咨询)
加强运动,舒展筋骨
惊蛰时节,万物开始复苏,人也应通过运动来“激活”身体的气血。适量的户外活动不仅有助于吸收阳光,还能增强免疫力,让身体更能适应春季的气候变化。
防止湿气侵袭,避免着凉
春天是湿气较重的季节,湿气过重容易使人体感到困倦、体力下降,甚至影响消化系统的健康。因此,惊蛰时节,饮食方面要避免过多摄入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利湿的食物,比如绿豆、薏米等。同时,外出时要注意防寒,避免寒湿侵袭,尤其是脚部和背部要保持温暖。
1. 菊花茶:清肝明目,适合眼睛干涩或春困的人群。
2. 枸杞茶:滋养肝肾,提升免疫力,适合春季养生。
3. 薏米红豆汤:有助于去湿利水,特别适合春季湿气重的人群。
图文 | 钟炜鑫
编辑 | 王艳萍
初审 | 王艳萍
复审 | 方春生
终审 | 王宗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