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岁露论》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自然气候存在其变化规律,通过谨候其时,人们能够预期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进而做出相应的适应与调整。
大寒,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即将来临。中医认为,大寒时节乃是由“冬藏”转向“春生”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阴气达至极盛,阳气开始萌生。
因此,舒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建议此时养生需做到“两不”:不伤阳气、不损阴津。
不伤阳气
寒气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天气寒冷会使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不畅,甚至引起瘀血阻滞,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概率。
此时节宜早睡晚起,遵循自然之规律。早睡能够养人体之阳气,晚起能够固护阴气,待到日光充足时再外出活动。大寒时节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使用空气加湿器来提高空气中的湿度。
不损阴津
大寒时节,天地间水汽减少,人体内的阴液也会容易不足,很多呼吸系统有宿疾的人常常会出现咳嗽痰多或痰液黏稠、咳痰不净的感觉。此时节需要:
1、补充水分
要注意温度和湿度,尽量多喝水,特别是在空调屋,更要补充水分,减少阴津的耗损。此时的喝水,少量多次的频饮较好。
2、适度运动
虽说是“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但是大寒作为一年之中最为寒冷的节日,一定要避免运动过量、出汗太多,避免阳气随着汗液而出,从而使身体受到损害。应选择轻柔的户外活动如散步及慢跑等,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抗寒冷的能力,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者,禁止剧烈运动,减少阳气的耗散。
3、饮食方面
大寒时节要适当摄入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枸杞、梨、甘草等,可以润肺生津,缓解寒冷带来的干燥感。
注意:此时节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切忌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脾胃负担,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最佳。
穴位养生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每天按压2次,每次10分钟。
功效:大寒天气干燥,燥易伤阴,足太阴肾经的原穴多揉压,既可补阴,又可防燥,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大寒,是一年最冷的时节,但也是养生的好时机。科学的起居安排和适合的饮食,可以抵抗严寒,增强体质,保持健康。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养足阳气,迎接春天的生机吧!
图文 | 钟炜鑫
编辑 | 王艳萍
初审 | 王艳萍
复审 | 方春生
终审 | 王宗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