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科普健教 > 健康科普

雨水节气养生:顺应自然,滋养身体

发布时间:2025-02-18 08:19 来源:舒城县人民医院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在二十四节气中,雨水是继立春之后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候渐暖,冰雪融化,降水增多,万物复苏,正是春天的前奏。

中医认为,雨水节气是“春生”的标志,天气湿润,人体易受湿邪的侵袭,因此需要在养生上特别注意调养。

 

 

 雨水节气的气候特点与人体变化

雨水节气时,气温逐渐回升,但早晚温差较大,湿气较重。在这个节气里,调养脾胃、疏通湿气是重点。

 

 

 

同时,由于气候的温润,人体阳气开始升发,但外界的寒冷尚未完全消退,容易出现寒湿交替的情况。但此时,身体的阳气尚弱,容易感受风寒,所以保持身体温暖,避免着凉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是,民间俗语“春捂”的原因。

 

 

 

舒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推荐以下几点雨水节气养生原则:

1. 疏通湿气,增强脾胃功能

春季,湿气重,脾胃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部位。需要注重“健脾祛湿”,选择一些健脾的食物,帮助脾胃消化吸收。

推荐食材:

山药:具有健脾、益胃、化湿的作用。

莲子:有助于健脾益肾,滋养脾胃。

薏米:有利水渗湿,排除体内多余湿气。

红豆:有助于去湿、清热,适合湿气重的人群。

 

 

 

2. 适当运动,舒展筋骨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阳气升发、气血流畅正当时。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促进气血运行,防止寒气湿气入侵。推荐以温和的运动为主,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疲劳。

 

 

 

 

3. 保持情绪平和,顺应自然

春季易出现肝气郁结的情况,肝主疏泄,气机不畅会影响情绪。适应自然的变化,保持心情愉悦,放松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能有效促进气血的流畅和身体的健康。

 

 

 

雨水节气养生方剂推荐

薏米山药粥

薏米山药粥有很好的健脾祛湿效果,适合雨水节气时节食用,帮助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注意:薏米与山药的用量比为3:5。

 

 

雨水节气注意事项

1. 少食生冷食品:寒冷的天气仍未完全退去,过多食用生冷食物容易伤脾胃,影响消化功能。

2. 保持作息规律:春季是阳气升发的时节,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以帮助身体顺应自然节律。

 

 

 

图文 | 钟炜鑫

编辑 | 王艳萍

                                          初审 | 王艳萍

复审 | 方春生

终审 | 王宗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