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晚,舒城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通过县乡无缝联动和高效的"双绕"(绕开急诊科和心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急救流程,一名急性心梗患者从踏入总院到血管再通仅用时19分钟,创造了县域心梗救治的新速度。
当晚19:30,患者周某饮酒后突发持续性胸痛,被紧急送至舒城县人民医院舒茶分院。分院在6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立即启动胸痛中心救治绿色通道:一边给予双抗治疗,一边通过胸痛中心工作群与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患者数据实时传输至县医院胸痛中心,实现"云会诊"。
面对患者持续恶化的病情,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当机立断启动"双绕"流程,提前激活导管室。当转诊车辆于20:05分从舒茶出发时,县人民医院介入团队已全员就位。患者抵达县人民医院后,直接进入导管室,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手术,从入院到成功开通堵塞血管(导丝通过)仅用时19分钟。
目前患者已转入康复阶段。此次抢救实现了三个“零延误”:基层诊断零延误(乡镇首诊6分钟完成心电图检查)、转诊衔接零延误(县乡信息实时互通)、手术启动零延误(“双绕”省去冗余环节)。舒城县卫健委表示,这场生命接力,不仅是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后的实力彰显,更是紧密型医共体“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体系高效运行的生动实践。它证明,即使在资源相对有限的县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破层级壁垒,同样能创造媲美大城市的救治效率,托起百姓“心”希望!
从乡镇分院的快速识别到县级医院的极速通关,从高效转诊到19分钟血管再通,这场救治不仅刷新了县域心梗救治的纪录,更丈量出舒城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下一步,舒城县卫健委将以此为契机,深化医共体改革,让紧密型医共体真正成为守护群众健康的“生命共同体”,为健康舒城建设贡献坚实力量,为乡村振兴筑牢健康基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