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院新闻

你有多美——舒医人在武汉!(一)

发布时间:2020-03-04 16:16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黄娟娟,女,汉族,ICU主管护师。1986年12月出生,200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11月进入舒城县人民医院工作,2013年6月进入ICU工作至今。在2013年上半年护理“三基”操作比赛中,荣获密闭式静脉输液比赛第三名。2016年3月-6月赴安医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进修护理专业。2015年荣获科室先进个人。

写下请战书 冲在第一线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一名临床工作9年的护理工作者,在ICU工作近7年的主管护师,黄娟娟每天都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心中也早早做好了随时去一线的准备。看到第一批医疗队援鄂战士驰援前线,她主动请缨,毫不犹豫的在外科党支部请战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按下鲜红的手印。请战书这样写道:“有国才有家!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守护人民健康,我义不容辞!我恳请医院党委批准我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线战斗,为赢得抗击疫情战争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剪下长秀发 轻装上战场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月9日凌晨,黄娟娟接到科室护士长电话,让其和家人商量一下,能否去援鄂。黄娟娟和爱人简单商量一下后,便立即回复医院表示愿意去前线支援。紧接着便接到9日下午集合出征的消息。考虑到方便抗击疫情一线工作,以及尽可能减小交叉感染的可能,9日上午黄娟娟和同科室一起出征的战友王欢毅然决然剪掉了陪伴多年的长发,匆匆收拾好随行的装备,带上家人、领导、同事的关心和嘱咐,迅速和大部队集结——安徽第三批援鄂抗疫医疗队,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列车。面对国家最需要医护人员的时刻,作为一名已经有着10年多党龄的党员,黄娟娟同志积极主动,挺身而出,踏上战场,尽自己所能为武汉人民送去援助和希望!

与时间赛跑 同病毒战斗

对于黄娟娟来说,她对武汉有着深深的情感。2010年,黄娟娟在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实习,那里的老师、同事和周围的环境给了她太多的爱和记忆。当前,新冠疫情的来势汹汹,让她迫切的要回到这个城市,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战斗。经过2天的培训以及考核,13日凌晨2点,黄娟娟和战友们正式奔赴一线战斗,她们对口支援经开区武汉体育馆方舱医院,收治床位约500张。200人的护理队伍根据地域分为6组,每6小时换一次班,负责临时14个病区中的12个。

从头到脚的全副武装带来的不仅是安全隔离,还有燥热憋闷气短,只能张口呼吸,进舱没一会儿就开始出汗,护目镜模糊,头发、防护服也被汗水打湿。分诊、引导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发药、给予吸氧,这些临床上的日常工作在长时间穿戴防护服的低氧环境下显得尤其困难,多层手套的阻碍、护目镜起雾让黄娟娟的动作像新手一样笨拙。可是黄娟娟想到,方舱医院收治的患者相对较轻,护理工作难度也相对较小,那定点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呢?那里的同事们承担的、付出的肯定更多!这些患者离开家庭,孤身来到方舱医院,能依靠的只有医护人员。每每想到这些,黄娟娟就觉得坚持下去不是难事。战友们的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患者的肯定和感谢,让黄娟娟感觉到方舱的工作每一班下来都很值得。

身着白战袍 此生永不悔

护理工作是平平凡凡的积累,夜以继日的辛勤。目前,安徽省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共计已将44名新冠肺炎感染患者治愈并送出方舱。平凡的工作,不平凡的环境,被汗水浸透的衣物、眼罩口罩勒出的印迹,是黄娟娟和一群白衣天使们在前线最美最难忘的样子。也正是这群美丽的白衣天使们依然坚守着南丁格尔誓言,传播着社会正能量。

目前,疫情仍在持续,黄娟娟和她的战友们仍在最一线同病魔战斗。“我是一名护士,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能用自己的工作救死扶伤,一切就都是值得的。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使命。”黄娟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