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人民医院党委抗疫记
冲锋在前永远是共产党员的精神基因,面对当下疫情防控斗争同样如此。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打响以来,县医院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高擎党旗,冲锋在前,把投身抗疫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一、表率,党委精准施策。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由党委挂帅的疫情防治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医疗诊治组、专家组、院感防控组、护理专家组、宣传与督查组和后勤保障组,党委班子成员包保每项工作小组,统一部署协调解决疫情防控重大问题。从腊月二十九开始,每天召开工作例会,学习各类文件,反馈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党委第一时间下发要求党员医务人员争当先锋的倡议书和带头冲到一线的承诺书。动员令发出后,短短半天,有100多名党员递交请战书。疫情形势紧迫。作为定点收治医院,医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重新设置发热预检分诊,完善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和布局,做到普通发热和新冠肺炎发热分开,成人发热和儿童发热门诊分开,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23日上午舒城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会议后,当天下午立即召开医院党委扩大会议,果断决定迅速启动传染病区作为新冠肺炎专治病区,组织15名党员突击队,连夜转移分流原住院患者、消毒病房、补充安装医疗设备、落实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务人员排班和防护物资。经过10个小时的战斗,顺利确保了次日上午投入使用。为提高诊治水平和防护能力,在院科两级培训基础上,通过OA办公系统工作群反复学习诊疗方案和院感规范,做到培训全覆盖,知晓百分百。
二、请战,党员冲在一线。为加强值班值守,实行班子成员24小时带班制度,及时解决问题。全院职工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严禁出舒,随时待命。“我是党员,我先上”“我在ICU工作有经验,请组织考虑我”“我是科主任,应该发挥模范作用”,工作群里全是热血请战的铿锵誓言。首批进入隔离病房有党员同志,120急救中心转运首例疫情相关发热患者是党员同志,首批主动爱心献血援武汉的是党员同志,连夜加班加点准备防护物资、改造隔离病房的是党员同志,首批援鄂的医务人员还是党员同志。无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体温检测点等党员始终冲在第一线,120急救中心、CT室、检验科、急诊科等科室党员不惧风险,主动要求加班。参与各岗位应急排班100余班次。全院符合驰援武汉岗位要求的党员医务工作者纷纷报名参战,医生28名,护士120人,其中党员医护人员29人。首批选派2名党员护士援鄂,从报名到出发不足4小时。连午饭都未来得及吃就踏上出征的列车,共产党员黄娟娟到了合肥高铁站,才将出征消息告诉家人。广大党员积极要求驰援湖北战“疫”,援鄂后备医疗队已集结完毕,随时待命出发。
三、防控,党员时刻坚守。各基层支部、科主任和院领导们放弃春节假期,留守医院,随时待命,全院上下进入“战时”状态,严格实施预检分诊制度。从各个临床科室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发热门诊。在发热门诊内设置挂号窗口,共产党员、安徽好人胡跃主动要求“承包”该岗位。CT室党员同志们争先上阵当起操作员、诊断师。急诊科、呼吸内科、ICU、感染科更是医院抗击新冠的主力军。正是全院多科室统筹协调、密切配合、信息互通,才做到了不漏诊不误诊一例传染病患者。为守好第一道防线,从2月3日开始,医院在大门口设置体温监测点,院班子成员主动带头参加监测点一线值班。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无论是晴天还是雨雪,从未叫苦,从未退缩。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广大团员青年纷纷加入志愿服务,开展医院大门体温检测和发热患者陪检服务。积极联系防疫物资捐赠和接受等公益活动。全院党员纷纷参加应急献血,短短十天,共有91人次献血,总量达17000毫升,2名党员交纳抗疫特殊党费。医院组织党团员,深入开发区为复工企业检测体温,采集隔离人员咽拭子,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全力以赴做好县集中观察点各项工作。积极指导医共体分院疫情防控工作。
四、后盾,党委温暖前方。在奋战于一线的医务人员身后,无数个人也在默默付出,甘做他们坚强后盾。党委各部门井然有序支持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宣传部门广泛搜集先进人物事迹,向上级推荐优秀集体1个,先进个人3名,连续刊登援鄂天使日记。总务部门为一线人员提供充足物资保障。工会及时慰问一线职工。对援鄂医疗队伍家庭,院党委确定党委副书记一对一联系服务,配合县委政府和县有关部门上门慰问,送去组织温暖。
截止目前,全院有100余名党员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完成发热预检分诊患者1526人次,其中发热门诊筛查816人次、总共留观隔离36人,舒城保持了疑似、确诊病人“零”记录。
院党委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我们将毫不松懈、决战到底,把各项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