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义诊通知】 3月1日我院开展爱耳日义诊活动

发布时间:2024-02-26 09:12 来源:舒城县人民医院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31日(星期五)上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胡煜将莅临舒城县人民医院,开展耳鸣、耳聋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义诊活动。       

 据悉,此次义诊活动主要针对我县一周岁以上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进行免费听力筛查。符合条件的患者,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可为其预约登记,免费提供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义诊时间

     20240301上午0830-1130 

     义诊地点

     舒城县人民医院三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室

    义诊内容

     一周岁以上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免费听力筛查;其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

    温馨提示

    请您携带既往病历资料(含检查报告)参加义诊,便于专家看诊!

    咨询方式

    0564-8628421


义诊专家

 

   胡煜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二届“皖西名医”,第四批六安市“拔尖人才”,1998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现任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六安市重点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安徽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安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常委,安徽省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常委,安徽省妇幼协会儿童耳及听力疾病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六安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六安市防聋治聋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六安市医学美容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和科研,先后主持“非综合征型聋主要热点基因突究”、“MicroRNA-494靶向TNFRS10B调节毛细胞凋亡在耳聋发生发展中的机制研究”、“Orai1通过EGF/EGFR途径调节喉癌、下咽癌侵袭和迁移功能及其机制”等5项科研课题,发表SCI论文2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数篇。

 

院内专家


   胡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2001年和2007年先后赴上海六院和北京301医院对耳显微外科和鼻窦内镜外科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及鼾症的综合治疗,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2013年主持完成并荣获省、市科技成果奖,县科技进步一等奖。多次获得先进个人等表彰。

专业技特长: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30余年,熟练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内镜技术、耳显微外科及头颈肿瘤手术均有丰富的经验。


 

   潘忠柱主任医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1997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医疗系临床专业2005年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进修深造一年。六安市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常务委员,六安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安徽省全科医学会理事,并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数篇。2013年参与完成并荣获省、市科技成果奖,县科技进步一等奖。

专业技能特长熟练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擅长专科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自2000年起开展鼻内镜手术,经验丰富,现积极开展耳显微手术以及一些新的项目,不断提高诊治水平。


 

   余建军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六安市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委员2013年在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学习一年,并多次参加国、省级培训项目2013年参与完成并荣获省、市科技成果奖,县科技进步一等奖多次获得先进个人等表彰

 专业技特长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带教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治,擅长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肥厚性鼻炎等疾病的内镜下微创治疗,经验丰富;擅长头颈部常见疾病的手术治疗及喉显微手术;熟练开展耳显微手术,显微镜下开展的“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处于安徽省县级医院领先水平熟练开展耳石症手法复位治疗。

 

健康科普

01什么是人工耳蜗?

答:人工耳蜗是仿生学替代耳蜗感音器官的一种电子装置,主要用于帮助配戴助听器效果不好或者无效的重度、极重度或全聋患者恢复听力。人工耳蜗将外界声波转换成对人体安全的类生物电的电脉冲信号,并将此电脉冲信号传到内耳(耳蜗)中,刺激耳蜗中不同位置、不同频率的听神经纤维。听神经纤维受到电脉冲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并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在大脑中形成听觉。由于受到电脉冲刺激的听神经纤维的位置与频率相关,因此产生的听觉具有良好的频率特性。借助于人工耳蜗,患者可以听到周围的声音,如果早期植入,大部分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听懂语言、学习交流和工作。

 

02人工耳蜗是如何帮助患者恢复听力的?

答:人工耳蜗是仿生学替代人类耳蜗感音器官的一种电子装置,也是一种人造器官。主要用于帮助助听器效果不好或者无效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重建与恢复听力,从而达到学习语言、欣赏音乐,生活交流的目的。人工耳蜗将外界声音(声波)转换成对人体安全的类生物电的电脉冲信号,并将此电脉冲信号传到内耳(耳蜗)刺激耳蜗中不同位置、不同频率的听神经,使得听神经受到电脉冲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通路传到大脑,在大脑中形成听觉。由于受到电脉冲刺激的听神经的位置与频率相关,如耳蜗底部接收高频声音(如鸟叫声),耳蜗顶部接收低频声音(如狮子的吼声),现代人工耳蜗能够提供70-10000Hz频率宽度的声音,因此能够让患者产生的良好的听觉识别,如500-3000Hz言语声、更低频的元音等音调声、更高频的自然界响声以及宽频的乐器声等都能得到更好的识别。借助于人工耳蜗,患者可以听到周围所有的声音,如果早期植入,大部分患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听懂语言、学习交流和工作。 

 

03人工耳蜗适用人群 

人工耳蜗植入主要用于治疗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具体分为语前聋和语后聋。

 1.语前聋患者的选择标准:植入年龄通常12 个月-6岁。植入年龄越小效果越佳,但要特别预防麻醉意外、失血过多、颞骨内外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目前不建议为6个月以下的患儿植人工耳蜗,但脑膜炎导致的耳聋因面临耳蜗骨化的风险,建议在手术条件完备的情况下尽早手术。6 岁以上的儿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听力言语基础,自幼有助听器配戴史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史。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经综合听力学评估,重度聋患儿配戴助听3 -6个月无效或者效果不理想,应行人工耳蜗植入极重度聋患儿可考虑直接行人工耳蜗植入。无手术禁忌证。监护人和/或植入者本人对人工耳蜗植入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具备听觉言语康复教育的条件。

 

 

 

2.语后聋患者的选择标准:各年龄段的语后聋患者。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依靠助听器不能进行正常听觉言语交流。无手术禁忌证。植入者本人和/或监护人对人工耳蜗植入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